風華落盡話船島(Onrust Island)


 印尼首都雅加達北方海上,如珍珠般散落著一百多個小島,為引世人注目,這片雅加達特區政府轄下的海域群島,名不符實地被稱為千島群島(Thousand Islands/  Kepulauan Seribu)2002年再經海事漁業部規編為千島海事國家公園。千島是雅加逹市民遠離塵囂、從事海上活動與短期離島渡假的最理想地點。
這一長串海島中,由於地緣位置特殊,船島(Onrust Island)首先躍上國際舞台,在長期的海權與政權競逐環境下,船島幾度掙扎於繁榮、摧毁、重建與荒之間,而多重而複雜的角色扮演,也讓她在風華落盡遭世人遺忘在漫漫上。

揭開巴達維亞的序幕
17世紀初期的大航海時代,海權強國荷蘭也想在最熱門的香料貿易市場上,與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爭一席之地。當時的萬丹(Banten)是各海權競設商館的必爭之地,尤其是英屬東印度公司,把萬丹商館當成英國在印尼群島的貿易總部。荷蘭在得不到萬丹蘇丹王的貿易獨占專屬權與信任下,轉而覬覦位於萬丹以東約50公里的萬丹屬國-雅加達(Jayakarta)其河港-巽他椰港(Sunda Kelapa)
161011月先由查雅加達王子與荷蘭L. Hermit簽署協議,同意讓荷屬東印度公司在雅加達灣(Jakarta Bay),離雅加達約莫14公里的Onrust小島上落腳1615年搭建第一個船塢碼頭,作為荷蘭船長程航行的維修養護中心,也充當荷蘭船隻在亞洲地區的整補集合基地。
在荷蘭候任總督庫恩(Jan Pietersz Coen)的積極整備下,船塢、倉庫與基本防禦工事逐一開建,並在1618年與萬丹蘇丹王國及英國的雅加達爭奪戰中,充分發揮作用。1619年荷蘭正式佔領雅加達,並改名巴達維亞(Batavia),正式揭開荷蘭殖民統治印尼近330年的歷史序幕。船島也開始扮演荷蘭在亞洲地區國際貿易與轉運上的重要角色。

船島的全盛時期
16195月一舉擊敗英軍,以及前來支援雅加達領主的萬丹蘇丹王國軍隊後,荷蘭不但焚燬整個雅加達,並以武力壓迫萬丹王國讓出貿易獨占權利。
在建巴達維亞城成為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還有興建船島設施的過程中,荷蘭殖民政府大量引進華人及其他族裔者為公司效命。
在船島的防禦與建設工事部分,1656VOC首先興建擁二個稜堡的四方小形堡壘(square fortress),以防禦英國與群島上其他王國入侵巴達維亞;1671年再以磚石為材料,擴大興建擁有對稱稜堡的五角城堡(pentagon fortress),並於1672年建成主稜堡,用以貯藏彈葯,強化保護巴達維亞不受外力的直接侵擾;1674年完成一座專門用來鋸木頭的風車動力工場(windmill),並開始建造用來儲藏輸往歐洲各式貨品的倉庫;1691年再建第二座風力工場,並為滿足不斷增加的貨品儲存空間需求,也在船島南芝比爾(Cipir) 始興建倉庫。
1695年時,船島上的工作人員已達3百多人,包括148位公司員工,還有200位奴隸,船舶進出日愈密集,工作人員也日以繼夜忙個不停。鼎盛時期,印尼爪哇本土及鄰近千島群島地區的漁民與居民,因看到島上船舶進出頻繁,特別為這個島取了一個名字-船島(Pulau Kapal/Ship Island)。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員工因船務繁忙,難有時間休息,則直接以荷語稱呼這個島為Onrust,意即全年無休的小島。.
1770年,發現澳洲大陸的英國皇家海軍探險家庫克船長(James Cook)曾在船島停留8天,修護其力號(Endeavor)探險船。

不斷摧毁與重建的宿命
1795年的歐洲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讓荷蘭及其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總部的身份地位受到嚴重的質疑與挑戰。
英國艦隊於1800年封鎖巴達維亞,並先摧毀船島及其鄰近地區島嶼上的所有設施;雖然荷蘭1803年重建船島,但隨後再於1806年遭受英國攻擊;1810年英國對船島及鄰近島嶼進行最後一次的摧毁性攻擊,並加以佔領直到1816年才撤出印尼。
重新掌權的荷蘭殖民政府於1828年再度召募華人、印尼人及部分遭拘留者,希望重建船島,使成為荷蘭海軍基地。1848年開始重新營運,並於1856年興建一座浮動船塢,以便進行海上修船任務。
1883巴達維亞的Tanjung Priok國際建完成,船島原本扮演的航海運補角色逐漸式微。再加上當年位於巽他海峽中的卡拉卡道(Krakatau)火山爆發,引發大海嘯將船島上的設施摧毁殆盡,空留斷垣殘壁,再也乏人問津。
船島不斷地在重建與摧毁中循環,終於抵擋不住時代潮流及天災的肆虐,任風華歲月隨海風與浪花悄然而去!

麥加朝聖者入境檢疫中心
海嘯侵襲過後的船島,因地理位置特殊,1905年荷蘭殖民政府曾興建氣象觀測站1911年船島的角色發生重大轉變,荷蘭殖民政府將船島建設成為管理印尼伊斯蘭朝聖者(hajj pilgrims)到麥加(Mekkah)朝聖返國後,入境印尼本土前必經的朝聖者檢疫中心(Hajj Quarantine Center)
荷治殖民政府總共興建了35棟通舖型簡房舍(Barracks),每棟長條形房舍可容納約100人,故船島上可同時容納3500名朝聖者接受檢疫。船島上的朝聖者入境檢疫功能,直到1933年才告終止,由Tanjung Priok檢疫工作。

病犯與政治犯的拘留所
1942年日軍佔領巴達維亞,在空戰主導戰事的理念下,船島的海上功能盡失,只充當犯隔離區與政治犯拘禁之用。
印尼獨立後,在衛生部的監督下,船島一度成為麻瘋病人的隔離區(leprosarium)
戰後領導印尼獨立的蘇卡諾總統,親共頃向非常明顯,而1957年底在台灣的蔣介石政權被懷疑涉入協助美國武器給反蘇卡諾總統的革命政府,印尼政府乃正式啟動制裁境內親中華民國(台灣)排華活動,包括禁止親台報刊出版、禁止親台僑民組織活動、接管親台華僑財產、不發來回簽證赴台就學僑生,以及逮捕拘留親台僑界領袖。
19585月開始以顛覆印尼政府等藉口逮拘禁親台華僑領袖,並集中監禁在船島上,其中包括中華商報社長馬樹禮(1959年被遣送台灣後,曾任國民黨秘書長)中華商會會長及華僑公會理事長梁錫佑(印尼知名地產開發商P.T. Summarecon創辦人梁世楨的父親)等僑校、僑報與僑社領袖19588月全面禁止中國國民黨在印尼的一切活動。
1960年船島成為傳染性疾病的檢疫站,此後一直到1965年,船島被用來安置無家可歸者與行乞者。
1965年「930政治事件」後,蘇哈托總統曾將宣佈成立南摩鹿加共和國的Chris Soumokil關進船島,並於1966421處刑。此後,船島人聞問,任由民上島採取可用磚石材料,成名實相符的荒島。
直到1972年才在雅加達特區省長Ali Sadikin主導下,宣佈船島成為特區府保護的歷史性島嶼;2002年再與鄰近的CipirKelorBidadari三小島合組成考古公園,藉以保護當地從荷據時期留下遺址。
天使島(Bidadari)上還留有1850,但於1883年遭海嘯沖垮的圓形Menara Martello遺跡,另二個小島上則只一些斷垣殘壁,供後人追思已逝去的風華月!

風華落盡尋歸處
1979年到1990年,在雅加達政府的主導下,由考古人員幾度按圖索驥,針對稜堡基礎、風車工場及貯木池等進行挖掘,以確認古地圖的正確性,並挖出一些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碎片。
透過地下考古挖掘,船島成為考古公園的可能性已存在,因船島角色的變換多難重現原貌。現階段只能透過鞏固海堤及美化環境,讓船島維持現狀,這應該是船島繼續存在的最佳選項與歸宿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