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Sumatra)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出身於義大利威尼斯商人家庭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隨父親與叔父到中國十七年後,奉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取道南洋護送蒙古公主到波斯途中,曾於1292年停留蘇門答臘島東北部伊斯蘭Samudera Pasai 蘇丹王國(1267-1521)的港口五個月之久,Samudera梵文原是大海洋的意思,但馬可波羅回鄉後,因參與海戰被俘,在獄中透過口述由他人寫成「馬可波羅遊記」中,可能因為筆誤而把Samudera拼成Sumatera,流傳至今。
蘇島行政區分為八個省,由北往南,分別為亞齊(Aceh)特別行省、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Riau)、占碑(Jambi)、班古鹿(Bengkulu)、南蘇門答臘與楠榜(Lampung)。
西北東南走向的蘇門答臘島,赤道從中心穿越,地處印尼火山島鏈的最西端,蘇島的中西部為蘇門答臘斷層(Sumatra Fault Sysem)所貫穿;西側面對印度洋,以及由印度洋海板塊沒入歐亞陸板塊所形成的巽他海溝(Sunda Trench);西南側外海散佈著明搭威列嶼(Mentawai Islands),包括Nias與Siberut等較大島嶼,海深浪高,是愛好衝浪者的天堂,也是有心想瞭解南島原住民族與巨石文化者,值得深入探訪研究的地區。
蘇島西側屬細長的沖積地形,西蘇門答臘省省會巴東市(Padang)是這個地區最大的都市。北端是印尼獨立前極力抵抗荷蘭統治者,印尼獨立後更積極尋求亞齊獨立建國的亞齊人世居之地,族人始終堅持其傳統的伊斯蘭教規,目前為印尼政府轄下的一個特別行省。
往東急速隆起的巴里桑山脈(Barisan Mountains)綿延串起整個蘇島的雄偉脊樑。北端以三千公尺 左右的琉舍山國家公園(Gunung Leuser National Park)為主體,境內尚有約6千多頭野生紅毛猩猩(Orangutan)及其他保育類動物棲息,是塊生態寶地。往南,連串的火山地形與高山湖泊一路展開,全境目前還散布著24座活火山,美不勝收,包括世界最大火口湖—多巴湖(Lake Toba),以及印尼最高的火山柯令契(Mt. Kerinci),高3800公尺 。這一大塊高地,偏北的多巴湖鄰近地區,是父系氏族為主體的巴達人(Batak)祖居地,中部則是母系社會為主體的米南卡保(Menang Kabau)族人居住的地區。
再往東延伸,是由蘇島脊樑山脈滙聚形成的一條條河流,歷經千萬年侵蝕與堆積而形成的一片片平野森林與沼澤地,除蘊藏豐富的石油與煤礦,也是印尼經濟作物如橡膠、棕櫚油、咖啡與胡椒的重要產地。北蘇門答臘東岸的首府棉蘭市(Medan),以及東南部南蘇門答臘首府巨港(Palembang)已分別發展成為蘇門答臘島上的第一與第二大都市,人口分別為249萬與156萬。西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對望。蘇島東南部是馬來(Malays)族人分佈最廣的地區。
又稱舊港或巴鄰旁的巨港,西元第七世紀到第十四世紀,曾經是印尼第一個以佛教為信仰中心的偉大帝國,梵文稱Srivijaya,在中國文獻上,前期稱室利佛逝,後期改稱三佛齊。唐朝義淨和尚在西元671年時,就曾航行到室利佛逝,先停留六個月學習印度梵文,然後再西行印度求取佛法。
滄海桑田,昔日佛國盛世已消失殆盡,目前的蘇門答臘是以伊斯蘭為主體,僅有少數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等信徒分區併存的地區。
根據地質研究,蘇門答臘島原本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一小部分,因此動植物生態非常多樣,還包括犀牛、蘇門答臘虎,以及人見人愛的紅毛猩猩等珍稀物種。
蘇島東南邊隔著巽他海峽與爪哇島遙遙相對,海峽中間的卡拉卡道(Krakatau)火山頗富盛名,是觀察與瞭解部分印尼群島是經由地殼斷層擠壓與海底火山爆發而逐漸浮現的原始樣貌。
附錄
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起源論述莫衷一是,主要有南亞起源說、馬來群島起源說與台灣起源說三種,各有學者與專家們的理論支持,其中以南亞起源說最為大眾所接受。只不過這套論述很難解釋台灣原住民的多樣語別,並讓台灣起源說的支持者信服。
可能源起於南亞地區的馬來人祖先,依遷移進入馬來群島包括印尼群島的時間先後,分別稱呼原種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Proto)與混血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Deutro),二者合稱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在他們從南亞遷入馬來群島之前,群島上早已有澳大利亞人(Australoid)、矮黑人(Negrito)與美拉尼西亞人(Melanesoid)先行在廣袤的海洋群島上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