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旅程二樣心情



同樣的一列車廂,去程與回程,竟會萌生二種截然不同的心情感受。
2011年趁著開齋節前夕,與返鄉人潮同步湧進從雅加達開往孔雀港(Merak)普通號火車,親身體驗搭乘提供免費自然風服務的列車,感受印尼社會底層民眾回家過節的情。回程則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鐵路沿線村民,以及列車上討生活的人生百態。
這條老火車線上,每天早上七點與下午一點,從雅加達發出一列普通號車班,回程也是早上與下午各一班次。
列車車廂的安排非常特別,第一節與最後一節車箱為大貨艙,但完全没有任何上下貨的設施,倒提供給報紙一攤就可以躺下來的人,一個比較寛敞空間,只是安全得自行負責,因車門全開,車廂地板上還有破洞可見地面。根據觀察,這二個大貨艙的主要功能,在提供列車上各式各樣推車攤販們,來來回回從車頭叫賣到車尾後,有一個轉圜餘地,也可稍事休息,同時補充所需貨源。
從雅加達老城車站(Stasiun Kota)擠上車廂,因搭車搶位技不如人,已完全找不到坐位,往後的車程中更是變本加厲,有些時候,連立足之地都得努力挪動爭取。
從雅加達到爪哇島最西邊的孔雀港,全程約莫140公里,行車時間視搭乘人潮而定,通常約五個小時。如果不把時間就是金錢當一回事,這趟車程絕對稱得上是物超所值,可以初略瞭解沿線居民的真實生活,而且全程票價才5000印尼盾,大概是買一包中等速食麵的價格。
經常靠著一包3000印尼盾速食麵打發一餐的印尼底層民眾,為了能回老家過開齋節,都得費心努力張羅一段時日,而最經濟實惠的返鄉交通工具,就屬最原始的普通號火車,每站都停,而且有不少車站連車站牌都没有呢!
一路上,車廂內熱鬧萬分,少有冷場。吃喝玩樂的兜售叫賣聲,抱著幼兒出場的卡拉OK表演、年輕的小樂團演出,以及殘而不廢者的輕聲行乞聲,活生生地交織呈現。
可能因為還在齋戒期間,只見大多數歸心似箭的旅客,反應出奇平淡,他們靜靜的觀察,偶而微笑施捨,時而閉目養神,感覺上,他們似乎只把身體留在燠熱紛雜的車廂裡,而心早已飛出車廂,遨翔在空氣清新的回家路上。
有些比較老練的乘客,尤其是女性乘客,她們懂得充分利用這個特別的市場環境,在車廂內先通盤詢價、比價,再討價還價,最後,在下車前下手取得最優惠的購買價格。她們根本就不需要另外撥出時間,在都市裡採購昂貴的返鄉禮物。在經濟艙列車裡,無論是小孩玩具、女孩飾物、老人家喜歡的老式新衣、進口水果、沿線各地的特產,連開齋節準備燃放的鞭炮等,應有盡有。下車時已可滿載而歸,省時、省錢又省了不少力氣,可謂一舉數得。
回爪哇西部海岸村落的民眾,可在火車終點站孔雀港或前一大站-奇里貢(Cilegon)下車轉搭隨時可以攔車上下車,俗稱Angkot的地區性交通車,沿著美麗的海岸線南下。繼續往北走的旅客,可在碼頭購買比火車票費用貴些的經濟艙船票,再花三個小時,搭乘同時可搭載大小車子與旅客的大渡輪,迎著海風橫渡巽他海峽,進入蘇門答臘東南端,在到處可見紅樹林的港灣巴考胡彌(Bakauhuni)登岸,再分頭搭車北上,直奔蘇門答臘大島各地。
大船汽笛聲響起,目送一大批素不相識的返鄉遊子遠去後,走回孔雀港火車站,售票亭還關著,只見列車攤販們,或躺或坐在月台上與車廂內,養精蓄銳,準備回程路上再展推銷功力。
午後的陽光特別辛辣。購票上車後,找車門邊可以頂著風的位置坐定,讓整個早上一直站立而疲憊不堪的雙腿,放鬆一下。搭乘回程火車的旅客不若早上,但隨後接上幾個大站,如奇里貢、老城萬丹(Banten)與西冷(Serang)近乘客與當地貨產,車廂內也近滿  
列車上,少了賣小孩玩具、女孩飾物、老式新衣、鞭炮與進口水果等過節用品小販,但多了些賣炸豆腐、各式冷飲與行乞者。似曾相識的叫賣聲、卡拉OK與樂團演出,依然忽起忽落。伴隨著列車偶而加速行駛掀起的煙塵,將車廂妝點得宛如舞台上剛噴出的乾冰特效,不少乘客戴上口罩或手帕,在煙塵中欣賞一場場奇幻的人生舞劇。
行乞者也更加多樣化,除了老殘者還是一個個車廂的穿梭,請求施捨,還有不斷把車廂內垃圾掃出車外的小孩與年輕人,蹲在乘客腳邊,硬拉著乘客褲管,在眾目睽睽下,強迫索取掃地的清潔服務費。
列車上負責查票的人員,很少補票,只見他將補票者的現款一千或二千印尼盾,不斷地放進自已口袋內,視若無睹,一切發生的那麼自然,大家也習以為常。
透過觀察印尼底層社會的種種現象,不難管窺印尼的整體社會發展困境,反差總是如此的大,富有與貧窮、豪宅與陋巷、施捨美德與貪汚惡行,可以同時,也幾乎是同地出現,但似乎又可相安無事共存,真奇妙!
列火車,承載著滿滿的故事,一趟旅程,蘊釀著多少的心情,總令人難以忘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