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丹格朗(Tangerang)是雅加達西側萬丹(Banten)省境內最大的都市,蘇卡諾‧哈達國際機場(Soekarno H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所在地,也是台灣企業家赴印尼投資的重鎮之一,更扮演著印尼首府雅加達都會區衛星城市的重要角色。
三百多年前,她也曾經是荷蘭殖民統治者為了保衛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巴達維亞(Batavia,雅加達舊稱),以避免遭受西側萬丹伊斯蘭軍民襲擊,而建構防禦性堡壘(Benteng)的前哨站。
華人陸續遷徙該地,在有龍灣(Teluk Naga)之稱的地區定居了下來,形成市集並興建廟宇,供奉原鄉聖賢與神祖。有些人更是入境隨俗,將原鄉的生命與節慶禮儀,與當地原住民社會習俗交互融和,過著比較原初的生活方式,這裡是進一步瞭解早期華人在印尼這片土地上,世代相傳的一個好實例,他們自稱,同時也被外人稱之為文登華人(Cina Benteng),是傳統的守護者。
移墾定居
匯聚丹格朗南部約80公里 處神秘的沙拉克(Salak)山區,以及潘格蘭枸(Pangrango)國家公園山區豐富水源而形成的芝沙達尼(Cisadane)河,是西爪哇省與萬丹省的重要水資源地,大河奔流而下到平原,在俗稱龍灣地區堆積了肥沃適合耕種的土地。根據古巽他文手稿Tina
Layang Parahyang顯示,首批華人在陳志龍(Chen Cie Lung ),別號Halung的帶領下,早在1407年就已落戶龍灣。據傳他是明朝太監鄭和下西洋時的隨從人員。
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佔領巴達維亞,在奇里翁(Ciliwung)河口建築城堡展開殖民統治之後,為鞏固西側領土的安全,就在位於芝沙達尼河下遊要衝的龍灣建立城堡,以防萬丹伊斯蘭蘇丹入侵。
1740年,荷屬巴達維亞城區發生一場腥風血雨的屠殺華人事件,史稱紅溪慘案。倖存者被迫遷離城區,移居現在雅加達Glodok華人區;而另一批想離開傷心地的華人,則選擇遠走高飛,遷徙到龍灣一帶,加入文登華人以務農、捕魚、養家畜與家禽等為生的簡樸生活行列。這群相繼落戶的單身漢們,逐漸與當地的巽他(Sunda)族原住民或其他各族裔女人通婚,帶進了華人原鄉的年節與習俗,一代傳過一代,直到母語幾乎完全失傳,但儀節仍在,尤其是最重要的結婚儀式與年節慶祝活動,猶保留著昔日的濃郁氛圍。
當年,這個地區也稱荷蘭文登區(Benteng Belanda),華族占總人口數的一半,巽他族與其他族人占37.5%,其餘12.5%為荷蘭人。
文登華人在丹格朗地區落地生根後,與當地原住民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荷蘭政府於二戰結束後,還想重溫殖民印尼舊夢,而不把已經宣佈獨立的印尼政府放在眼裡。文登當地部分華人組織在荷蘭政府的挑撥離間下,很白目地選邊支持荷蘭政府,將印尼政府與原住民合力升起的印尼國旗拆下,換上荷蘭國旗,終於在1946年6月23日發生了針對華人的暴動,大部分華人只好暫時離家避難。等他們再度返回文登時,一切已是時過境遷,家園不再,只得重新開始。
座落在文登老市集(Pasar Lama)內的文德廟(Klenteng Boen Tek Bio),供奉孔夫子、佛祖與媽祖等神佛,據稱建於1684年,僅次於巴達維亞華人區1650年建成的金德院,香火鼎盛。
文登華人一般皮膚黝黑,外人稱他們為「黑皮膚的華人」(Hitam tapi Cina)。他們操一口揉合著北大維語(Betawi是混合各族裔的新族群)、巽他語、文登方言與閩南日常用語的一種特殊語言。他們雖與當地人通婚,日常生活方式也與當地人無異,但始終遵循著華人先袓們留下的習俗禮儀,在長輩的稱呼上,仍維持著閩南人敬老尊賢的稱謂,如以AaCek稱呼叔伯輩、AaCim稱呼大嬸與大娘、以AaKong稱呼祖父爺爺。
在婚喪喜慶等生命禮俗上,文登華人尤其堅持得按傳統方式進行,縱然他們有些人幾乎已忘光了祖先的語言,也對禮俗形成的背景與故事一知半解,但堅持結婚時得穿傳統結婚禮服,並按古禮進行,根據實地參與觀察,所謂的傳統服飾就是新郎穿著滿清服裝、新娘鳳冠霞帔,古禮包括拜天公、拜別父母、夫妻交拜、備雙數吉禮與分享甜食等等。
婚禮是年輕人成家與家族血脈延續的盛典,所有的禮節儀式紀錄著華人文化的基因與密碼,它讓家族在異鄉的生活故事繼續傳承下去,綿延不絕。
每逢華人佳節如春節、元宵節與端午節,文登華人依然熱情投入慶祝,尤其是端午節的戶外活動,每年在芝沙達尼河上與河畔隆重舉行,經常吸引鄰近地區民眾,甚至雅加達市民及外國人前來參與盛會,形成文登華人區的一大人文盛事。
無論是門前懸掛如劍的菖莆、代表百福的艾草或避邪的榕樹葉,以驅瘟避疫,或以畫龍點睛、龍舟競渡與包粽子等傳統習俗,追念愛國憂民的詩人屈原,甚至在五月五日端午節正午立蛋,以及放鴨入河讓當地民眾下水比賽抓鴨等,與參加的民眾同樂,無一不是早期華人歡慶端午的傳統習俗,代代流傳至今。
險遭拆遷立館圖存
2010年丹格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為由,原計畫強迫文登華人搬遷,幾乎讓他們走投無路,所幸經過人權捍衛人士的強烈反對,計畫暫告停止,但始終没有人能夠保證文登華人的未來。
形塑文登華人的文化特色,並利用各種機會邀請印尼政要與文化學術界知名人士參與活動,讓彼等瞭解文登華人對這片土地的意義,說不定就是保留這個地區與文化種子的最好護身符。
2009年當地土生華人林振鵬(Udaya Halim)及其兄弟們出資,在文登華人區老市場,即著名的文德廟旁不遠處,購下當地頗具歷史與文化價值的華人宅第,並參考馬來西亞檳城(Penang)的僑生博物館,就地整修改造成為印尼首家僑生博物舘-文登僑生博物館(Museum Benteng Heritage),2011年11月11正式開幕,另以印尼文Peranakan Museum Tangerang(丹格朗僑生博物館)及英文The Pearl of Tangerang(丹格朗的珍珠)加以推廣。
該博物館廣泛蒐藏當地華族及其相關文物,提供印尼一般民眾與外國遊客,得以透過古文物的收集陳設開放,以及當地包括印尼華人傳統小吃美食(Peranakan或Baba Nyonya
food)的分享,讓文登華人的故事得以繼續傳遞下去。
文登僑生博物館也常趁著舉辦春節聯歡會等時機,廣邀印尼政界領袖與知名人士參與,試圖為弱勢文登華人的未來奠下一塊塊安全基石,真可謂用心良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